第131章 池阳之战(2)
而在孙权到达合肥不久之后,诸葛亮的大军也到达了池阳附近。 双方的侦察兵和小部队,其实已经交了几次手,算是互有胜负,在关中平原,诸葛亮的十几万万人马是不可能瞒得过曹真的眼睛的,更何况诸葛亮是客场作战。 曹真把自己的大营,建在了泾河南岸往南二十里的高地上,这个地方可以俯瞰到泾河以北的原野,又同时可以与长安城互相策应。因此蜀军的位置基本上无法被隐藏。 在泾河南岸,便是广阔的关中平原,这个季节,夏收,秋收已经过去,到处是一片萧索的景象。 蜀国军队在诸葛亮的严明军纪要求之下,对于当地百姓秋毫无犯,许多百姓由最开始的害怕,开始变得慢慢有胆量在远处看蜀军。 这可能是自打汉献帝刘协禅让之后,他们这么多年重新看见汉室的旗帜飘扬在关中的土地上。 百姓们看着蜀军大大的“汉”字旗,也开始思考起来,未来这天下,难不成汉室又将再次兴复。 “看来这曹真果然会用兵。”诸葛亮看着前沿斥候发回来的简要敌军布置,也是夸奖起了曹真。 曹真将关中的魏军除了陈仓驻军外几乎所有精锐全部集结到了池阳。曹真的布置也是很传统的布置,骑兵位居两翼,步兵位居中央。 “丞相,我们如何布置?”姜维问诸葛亮。 “我军这次,大营布置魏军在以西,根据前线斥候的侦查,池阳以西有一片高地,大营便扎在高地上,让其余大军位于高地以东下方的平原里先行驻扎,准备和曹真决战,驻扎安排好后让众将来一趟。”诸葛亮对着姜维吩咐了下去。” 在诸葛亮的安排之下,蜀军也开始布置了起来。而魏蜀两军,最前线相距不过十里。 曹真这边,自然是面向西部布阵,四万骑兵在两翼各自布置了一万重骑一万轻骑,而最为精锐的北军步兵而是作为第二梯队,被部署在了两翼骑兵的中间。 而第一梯队,则是交给了关中各地的郡兵。曹真也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他就是想用这些地方军,先消耗蜀军进攻的锐气,待蜀军进攻势头钝下来,直接让最精锐的北军来个一击必杀。 诸葛亮登上了高地,俯瞰着对面魏军的布阵。在关中平原,要找一块高地是不容易的,对面的曹真,和诸葛亮想法一样,也是在一块地势较高之处扎下了自己的指挥部。诸葛亮看着魏军的布阵,也开始安排了起来。 蜀军的众将也开始围在诸葛亮身边,听取诸葛亮的命令。 “众将听令。”诸葛亮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有力,在这片二十万人的战场,谁又不感到心潮澎湃呢。 “姜维,率领你部所练两万新军,扎于阵前,我将全军一半连弩配属给你,第一波,直接打出个好彩头。 魏延,你率所部一万骑兵位于高地东侧,魏军如果撤退,直接上前冲杀,如果我军撤退,你部上前反突击冲杀魏军。 高凡,你部无当飞军随姜维其后,排列与阵型两翼,防止魏军骑兵冲杀。 吴懿,吴班,你部所属全部队伍,位于东侧高地下全军正中,策应全军。 句扶,你所部重甲兵留与西侧高地后,没有我的将令,不得轻动。” “末将得令。”众将一起答道。 诸葛亮对于高地,则是只留下了三千兵马作为防御。而双方在经过一番排兵布阵之后,最终的大战即将开始。 魏军大营。 “夏侯霸,命你率领前沿两万步兵,先行冲击蜀军军阵,不论胜负,试探即可。” “末将得令。”曹真口中的夏侯霸,为夏侯渊之次子,夏侯渊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还是很上心的,夏侯霸现在才不到三十岁,但已经是少年英才,在长安军中由于自己的武勇已经是颇有威名。 自从曹真把夏侯霸调到长安军中后,夏侯霸便一直在负责操练各地郡兵,屯田兵的工作,而这次会战,夏侯霸的郡兵和屯田兵则是被曹真摆到了前线。 而夏侯霸要面对的对手,则是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姜维,更凑巧的是,他们两个,带的还都是从地方抽调出来的新军。 夏侯霸得令之后,魏军的两万新军便开始向蜀军阵地冲杀过来。而蜀军这边,诸葛亮看到魏军步兵出击之后,则是传令让姜维所部主动出击。 双方两万人马,在将近几里长的阵地上,排着整齐的方阵互相冲了过去。 姜维跟着大阵一起行进着,眼睛死死地望着前方,嘴里则是默默的念着数字。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姜维在算着射击的时机。不过当姜维算着射击的时机时,魏军的弓箭则是先射了过来。 蜀军的连弩虽说在火力密度上强于魏军,不过在射程上,就要逊色于一般的魏军弓弩。因此姜维明白他在和魏军交战之前有几十步的距离,只能白白的挨魏军射箭。 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想追求的是火力密度,因此他直接放弃了远程弓弩的配备,只是让士兵们配备了更大的盾牌,希望士兵们能尽量减少些伤亡。 随着魏军弓箭的射来,蜀军不断的有士兵倒下,可是这是战场,这是方阵,丝毫不会由于一个人的倒下便停止前进。 “五十步,四十五步。”姜维默默的数着。“停!”姜维看距离合适,大喊一句,蜀军的阵型缓缓停了下来。 夏侯霸看着对面挨了几十步箭射,然后又突然停下的蜀军也是十分不解,他只是下令:“不要怕蜀军的花样,继续进攻。” 而就在夏侯霸下令后不久,魏军的前沿突然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