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假途伐虢
“叔父有何计策?”曹叡一听曹宇还有主意,倒是有了兴趣,毕竟现在的形势,朝廷的众臣里面现在说话顶用的就是张合,司马懿,陈群三个人。 而现在的事情,则是陈群持反对态度,张合持支持态度,司马懿则是中立,至于下面的官员们,则是河南的官员反对,河北的官员赞同,现在形成这种均势,让曹叡有些不好办。 “我们可以用个假途伐虢之计。”曹宇给曹叡出起了主意。 “假途伐虢,叔父何意?”曹叡不解。 “辽东公孙渊。”曹宇给曹叡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辽东公孙一族,自打太祖武皇帝时便投降我大魏,但却一直有不臣之心。尤其是三年前,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拿下辽东,更加有不臣之心。”曹宇说道。 曹宇所得的事情,自然是辽东的问题。在曹操时代,曹操征讨河北残余的袁尚,袁谭势力,后来袁绍剩余的儿子袁尚,袁熙逃亡到了辽东。 当时的辽东被地方军阀公孙康控制,公孙康则是直接将两人斩首投降曹操,曹操自然也是笑纳,于是封公孙康为左将军,再没有带兵攻击辽东。 而辽东自那时起也成为了一个名义上服从曹魏的半独立地区。 而后来公孙度死后,儿子年幼,众人便推荐他的兄弟公孙恭接任了辽东,不过公孙恭由于一些疾病,没有了生育能力,自己在政务上又没有足够的能力。 于是公孙康的儿子,现在辽东地区的掌控者公孙渊长大后便和手下人合谋威胁他退位并且将他软禁。 而当时许多大臣的意见是希望曹叡能够出兵趁此机会拿下辽东,结果当时曹叡面对着诸葛亮在西北发起的攻势,曹叡也没有办法和精力去应对。 于是曹叡也只得让辽东附近的军队准备好防守。 而公孙渊也是非常有眼色,并没有第一时间把自己的野心表露出来,而是给曹叡上了一道奏表说明了情况。 曹叡自然也是给了公孙渊面子,封公孙渊当扬威将军,辽东太守。 不过公孙渊的野心可不止在辽东,在第三次合肥之战开打之前,公孙渊在辽东已经和江东的孙权开始联系了。 至于辽东和江东隔的如此之远,孙权却和辽东联系,也是有自己的考虑。首先让公孙渊可以在后背攻击曹魏,这样可以为东吴的正面战场牵制曹魏主力,分担压力。 同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辽东可以为东吴提供一种宝贵的资源,便是战马。 古代中国的马匹主要产地有辽东方向,同时还有中原正北的少数民族,然后便是西北,同时益州南部也有马匹产出,不过比较矮小,不太适合作战。 只不过,江东没有马匹产地,这就导致东吴军队的战斗力自然要低曹魏和蜀汉一截儿。 自打诸葛亮拿下陇右四郡之后,蜀汉则是拿到了正经的军马马场,而孙权则还是没有能力组建成规模的骑兵。 因此孙权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但不限于曾经在和曹操联合偷袭关羽当大魏吴王时,通过给曹魏进献各种各样的江东宝贝,诸如各种珍珠,南方产的水果。 目的只有一个,换战马,曹魏财大气粗也大方,为了鼓动孙权给孙权几百匹战马倒也无妨,不过这些战马也只够给官员们分一分,孙权自己再组建个骑兵卫队。 对于二十多万的吴军来说,则是杯水车薪。 于是孙权开始和辽东联系了起来,而公孙渊和孙权联系的目的,则是单纯的想从孙权这里拿些好处,同时尽可能的得到孙权的支持,让自己稳步站在辽东。 “公孙渊根据我们的一些情报显示,正在和吴国接触,叔父如此说的意思难不成是让我御驾亲征以征讨公孙渊的名义北上,然后让迁都邺城的事情成为既定事实。” 曹叡理解了曹宇的意图,突然感到自己这个叔父竟然如此靠谱。 “陛下英明,我正是此意。”曹宇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不过现在公孙渊没有明显要反叛的迹象,师出无名啊。”曹叡对曹宇说道。 “这有何难,稍微逼一逼他即可。”曹宇说道。 “行,叔父的话我懂了,多谢叔父建策。”曹叡脸上的愁容少了一些,同时眼中也多了些希望。 曹叡给自己的祖宗上了柱香火后,也快步走出了太庙,回到宫中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动作。 不久之后,曹叡在没有和几个重臣商量的情况下,写了一封圣旨,要求公孙渊带着辽东兵马支援在潼关守卫的司马懿,要求他和魏军一道反击关中。 听到这个消息,陈群则是在家中和儿子陈泰聊了起来。 “辽东这么多年来一直事实上为自治,现在陛下冷不丁的让公孙渊带兵来关中,这有些不可思议啊。”陈群的儿子,现在担任散骑侍郎的陈泰不解的问自己的父亲。 “唉,为父可能做了一件蠢事啊,我不如你仲达叔父聪明。”陈群听着儿子的发问,则是叹了口气。 陈群已经看出来了事情的要害,曹叡很明显就是在逗公孙渊,或者说是逼着公孙渊造反。至于事情的背后,理由也不复杂。 如果公孙渊造了反,曹魏挑个将军带兵去即可,没什么必要让不怎么擅长军事的曹叡御驾亲征。 那么曹叡的目的是什么呢,曹叡完全可以以坐镇邺城为名义,然后长期赖着不走,这样一来河南的士族自然无法在河北发挥自己的势力,自然就迁了都。 而现在,司马懿的表态自然会在木已成舟时支持皇帝,张合更不用说,至于自己,反而成了那个得罪了皇帝陛下的人。 可这件事情,毕竟还是因为他对于河南利益的一些私心导致的,自己被这么装了进去,也只能说是活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