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汉旗入长安(3)
魏军焚烧仓库的消息,很快的便传到了诸葛亮这里,毕竟长安城里烧起滚滚浓烟,很难不引人注意,更何况蜀军早在开战之前在城内就安插进去了细作。 诸葛亮结合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这下明白了曹真不亲自来长安的原因。魏军这是在迁移百姓和财产。 诸葛亮知道这个情况后,则是要求在北门攻城的姜维,南门的高凡,西门的吴懿三人各自把事情安顿好后来自己城西大营一趟。 三人来到城西大营后,诸葛亮只是简要的给三人说了一下魏军正在焚烧的情况。然后问起了三人的意见。 吴懿是个粗人,自然是来了句:“他们这么拖家带口,我们进攻即可。” 姜维还在思考之中,高凡却是直接背起了一段古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高凡很庆幸,他在后世读大学时三刷了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这部电视剧中有一段台词引用了淮南子中的这段话。而他正好背下了这段台词。 “哦,带着向巨达(向朗字巨达)南征了一次还长了不少学问,还读了《淮南子》。”诸葛亮笑着对高凡说。 吴懿则是不解的问:“你们在说什么呢,我怎么听不懂。” 诸葛亮对高凡说:“你给吴将军用你自己的话讲讲你说的啥意思?” “让魏军把东西带走,把民心给我们留下。”高凡回答说。姜维还在思考,听了高凡的见解,只是连连点头。 “常平(高凡字常平),你这个主意好啊,照这么说,我军其实不必在攻城,反而可以暂缓攻城放魏军撤出。”姜维恍然大悟。 诸葛亮满脸笑意,给几人说道:“常平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你们三个,今夜就可以派信使进入长安城给魏军放出消息,说我大汉军队为大汉百姓计,不会攻击撤出长安的军民。” 而高凡几人回营后,便将诸葛亮的话写在布上,写在纸上,然后用弓箭射入长安城中,而高凡还搞了些小创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然后高凡还让士兵们齐声朗诵,什么“夜战长安北,秦兵半不归。” 吴懿和姜维一看高凡这么整活,这也是派人来高凡这里学习经验,总之,他们这么整给魏军的士气给予了相当大的打击。尤其是魏军中的部分关中兵。 关中士兵在心理上,是不愿意跟着张合,郭淮他们一起前往洛阳的。所以曹真才让河南新军驻守长安,不过张合的部队里,有一部分就是从关中各地征召来的士兵。 而当张合和郭淮下令强迁长安城中百姓时,关中兵的抵触情绪更加猛烈。 “他娘的,老子明天降了汉军,老子是关中人,跑去洛阳干啥。”终于有魏军士兵忍不住开骂了。 “旁的不说,长安城中百姓都是咱关中父老,听说都要迁到洛阳那边当什么狗屁屯田民,寄人篱下。”这种消极的情绪很快的扩散开来。 魏军中,现在存在着两种极端情绪,一种是中原人,河北人,他们自然想东撤回家,另一种就是关中兵,他们肯定不想走。 而张合和郭淮对于这种类似于四面楚歌的计策也没有什么处理的办法,毕竟他们可以军法处置一部分,却处置不了全部,否则引起哗变他们就会不战自溃。 “伯济啊,明日撤军,长安百姓壮丁在前,关中士兵在后。”张合给郭淮安排道。 “啊,为何?”郭淮不解。 “蜀军这么扰乱军心,这帮关中兵万一出现哗变,搅乱我军阵型后果不堪设想,把他们放在最后,让蜀军和他们自相残杀,正好让我军断尾求生。”张合对郭淮说。 郭淮看着眼前平日里说话做事都很低调的张合,今天才明白,张老将军心思也不少。 “行,张老将军,我现在就下去安顿。”郭淮行了一礼便下去安顿撤退事宜去了。 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蜀军给魏军喊了一夜的话,魏军也是准备了一晚上的撤退,蜀军果然围三阙一,把东城门留了出来让魏军撤退。 魏军则是由张合作为前锋,郭淮在后押阵,裹挟着长安城的百姓财物从东门开始撤退。 “丞相,我们现在直接冲杀他一波,魏军就要受大的损失啊。”诸葛亮的副官听到前线战况后,着急的劝道。 “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当年随先帝一同在当阳逃亡的民众中的孩童。”诸葛亮却给副官来了这么一句。 “丞相能记得末将家事,末将感激,当年家父老是说先帝是好人,愿意举家跟着先帝走,还是害怕曹操在荆州和徐州一样屠城。”副官给诸葛亮说道。 “正是如此啊,如果我军现在攻击魏军,伤到了他们裹挟着的百姓,我大汉天军,我诸葛亮和国贼曹操又有什么区别?”诸葛亮笑着对副官说。 副官一脸认可的点了点头。 “去传令吧,让吴班带着人跟在魏军身后不要攻击即可。”诸葛亮挥了挥羽扇,让副官去传令。 其实,诸葛亮只说了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他不便在副官面前说清。 那便是魏军这次大规模迁徙百姓,反倒是给他留下了一个空白的长安城,诸葛亮毕竟是政治家,将来蜀军接管长安后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关中的士族。 本身蜀汉朝廷内部已经很多麻烦事了,如果再多一派关中士族,日后内部矛盾处理更难。 而且将来朝廷肯定要北迁,还要满足当地人的利益,这下倒好,长安成了一座空城,这么一来会在政治上少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