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3章 顶层设计,底气所在

   br />    这是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刚刚朕说的吃饱喝足穿暖,    为什么会饥寒起盗心,就是因为无法满足生存所需才去,否则以大明律对盗窃的处罚,前两次是肉刑,第三次就是绞刑了,    若不是为了生存,谁会冒这么大风险去盗窃?    扯远了,咱们再说说第二个层次,就是安全需求,在满足生理需求后,就会想法设法的达到安全需求,    例如自身安全、身体健康、财产安全、家庭安全等等,    等我们满足了百姓的生理需求后,就满足安全需求,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去谋逆呢?    这个时候,即便有人想谋逆,那也要问问其他百姓愿不愿意有人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不用朝廷出面,百姓的怒火就能将谋逆之人给弄死。”    众人若有所思,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明白。    实在是崇祯说的这些太过于高深了。    “陛下,即便这样,那万一……”    “这只是一方面!”    崇祯打断了周遇吉的疑惑,继续道:“还记得前几日在田间,朕和你们说的,即便是四海澄清,我们也不能马放南山,反而要更加的厉兵秣马吗?    这是武力的震慑,既是防止未知的外敌入侵,更是对内部百姓的震慑。    精兵强将,武器先进,害怕一群仓促而起的乌合之众吗?”    “第三个方面……算了,说太多,你们一时半会也明白不了,你们只需要记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众人听崇祯这么说,顿时无语了。    好奇心全被勾起来了,结果没有下文了,这让他们难受之极。    而钟楼外,办完事回来的袁可立则是浑身一震,曹变蛟、周遇吉是武将,一时半会理解不了皇帝的话,    而堵胤锡虽然聪慧,但阅历少,思维被束缚,也想不明白。    可他历经四朝,浮沉官海数十年,其中的原由看的透透的。    特别是他看过过年后,内阁送给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现在就更容易理解崇祯的话了。    无非是百姓自发维护、军队强有力的震慑、教育和思想引导,三方面同步进行。    特别是最后说的少年强则国强,他估摸着等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第二五年计划重点就是教育了,    孩子从小引导忠君爱国的思想,教导和平富足生活来之不易等等。    等这一辈人老去,孩子成人了,成为整个大明的基石时,从小接受教育的他们,更不会想着去谋逆了。    历史历代帝王都想着阴谋控制百姓,可这位新帝却是不屑于这么干。    “陛下虽然年少,但腹中却有万千沟壑,深谋远虑,实乃我大明之福!”    袁可立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然后朝着崇祯等人走去:“听陛下一席话,胜读臣大半辈子的见识。”    说完又看向堵胤锡等人:“国强民富万物盛,人和家兴百业昌,造反这事毕竟是少数,    只要朝廷足够强,那就无惧一切,努力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    崇祯笑了笑,没有说话,没有这种顶层的设计和规划以及目前掌控的力量,他敢如此放肆吗?    估计也是如历朝历代帝王做法一样,牢笼而治了。    众人点了点头,袁可立却是好奇道:“陛下,您刚刚说五个需求,那后面三个是什么?”    “依次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见众人有些懵,崇祯暗笑。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别说是大明了,即便是后世,能达到第五个层次的,都是极少数人。    大明这个时代,种种原因的束缚,能完成第三个就不错。    “行了,这个话题先放放,你们有时间自己琢磨,现在说说正事!”    崇祯打断了众人的沉思,看着袁可立:“袁爱卿,说说你对售卖耕地这事的判断,大概能卖出去多少?”    袁可立沉思了一下,又居高临下的看了看城内欢呼的百姓:“臣以为可全部卖完。”    “这么乐观?”    “陛下,不是乐观,是事实,百姓能被愚弄一时,但绝不会一直被愚弄,这笔账很好算,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百姓们都穷到这个程度了,还担心几十年后的事?    而且,臣已经派了部分人装作客商等到各县城演戏去了,现在应该开始了!”    “演戏?”    崇祯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道:“具体说说!”    “陛下,如果您有时间,臣请您到长安县看场戏?”    西安城,长安县。    距离西安城不过二十余里,崇祯将两百勇士营留在了城外三四里的地方。    自己和袁可立坐着一辆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马车,在一众武进士的陪同下低调的进了县城。    马车在城内行驶了一会儿后,在街道的一个拐角处停了下来。    中间街道的一间店铺中,几声怒骂和砸东西的声音吸引了行色匆匆、脸色纠结之色的百姓们。    “砸,给我砸!”    “咣……咚……”    “气死老夫了……”    在众人好奇中,一位中年男子怒气冲冲的从店内冲了出来。    围观中有人认出了中年男子,高声道:“李掌柜,什么事生这么大气,您这店铺年前刚买的,正在装修,怎么说砸就砸了?”    “怎么说呢?哎……”    李掌柜叹了口气:“我这店是准备开粮坊的,对不对?可现在,哎……”    李掌柜说一句,就长叹一句,让本就纠结的百姓们心里更加郁闷了。    可刚刚出声之人并不准备放过李掌柜的,继续追问道:“这是好事呀,现在陕西大灾,可以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缺米,您有渠道,转手一卖,大赚呀!”    “赚个屁!”    李掌柜突然暴露:“我且问你,朝廷是不是刚刚颁发了售卖耕地的诏书?是不是分期付款、先种后还?”    “没错,但大家不是都在犹豫嘛,再说了这事和您开米坊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这种方式购买耕地,百姓家里就不缺粮食了,我这米坊的粮食卖给谁?    他们倒是想卖给我,可我收了也卖不出去呀,收购、保存、运输等等,至少消耗三到五成,    赔本钻吆喝的事,我不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